以梦为“码” 策“码”奔腾。春意正浓,少年英姿。2022年4月9日,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成功举办。吉利学院的学子们与来自其他1300多所高校的7.5万余名选手同台竞技,顺利完成了电子类和软件类等竞赛科目的比赛。
本次比赛,同学们报名踊跃,很多同学从寒假前就开始准备,练习编程技术和答题技巧。本次智能科技学院共有88名同学参加了省赛5个赛道的比赛,分别是软件类C/C++本科B组,软件类Java本科B组、软件类Python本科B组、电子类单片机组和电子类嵌入式组。很多同学寒假期间每天都勤于练习,并且在学习社团中分享自己的编程心得。
软件类比赛的时间是4个小时,电子类比赛的时间是5个小时。可以说,每一次比赛,既是对选手知识应用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比赛现场,大家都聚精会神,仔细做题,生怕浪费一分钟。比赛快结束前,仍旧有很多同学,快速的敲击键盘,拼到最后一分钟。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计算机类学科竞赛。大赛为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图 1 比赛现场,同学们认真作答
图 2 嵌入式赛道的同学,桌面布满设备
通过本大赛,同学们逻辑思维、编程综合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基础,增强了技能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面对突发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3 比赛现场
在竞赛过程中,考场秩序良好,参赛同学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奋笔疾书,键指如飞。很多同学的草稿手稿内容丰富,俨然成了一幅充满科技的“艺术作品”,大家充分利用各种办法和技巧,争取在比赛中获得结果。
草稿作品1有的同学上了赛场俨然编程一台“32位”计算机;草稿作品2:有的同学发明了数字俄罗斯方块。
图 4 草稿作品1(左),草稿作品2(右)
图 5 有的同学真正编织出“人工”“神经”网络
代码书写未来,人生永不设限。机会往往降临到有充分准备的人,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无论如何要相信敢于挑战的人才能创造机会,勇于尝试胜于原地踏步。愿此次参加蓝桥杯竞赛的同学能取得佳绩,同时也愿其他同学能在如此活跃的竞赛氛围中充实自己,为挑战之后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也为未来事业打好基础。